真正不作犯遗弃罪如何认定

嘉兴刑事律师 2025-06-03
1.主体条件:遗弃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有法律扶养义务且具备扶养能力的人,像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

2.主观故意:主观上是故意的,也就是明知要履行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

3.客观行为:客观上有应扶养却拒不扶养且情节恶劣的情况,如使被害人生活无着、被迫自杀等。遗弃是纯正不作为犯,有能力扶养却不做。只有情节恶劣才构成犯罪,要和一般遗弃区分。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真正不作犯的遗弃罪认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犯罪主体需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且有扶养能力的人,主观上表现为故意拒绝履行扶养义务。客观上存在应扶养却拒不扶养且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属纯正不作为犯。
2.解决措施和建议:
-司法机关在认定时应严格审查主体的扶养义务和能力,确保准确界定犯罪主体范围。
-对于主观故意的判断,要结合相关证据,如行为人的言语、行动等综合考量。
-在判断情节是否恶劣时,需全面收集被害人的生活状况、健康情况等证据,准确认定。
-加强法律宣传,让公众明确遗弃行为的法律后果,提高法律意识,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
真正不作犯的遗弃罪认定,需犯罪主体是有法律扶养义务和能力者,主观故意拒绝扶养,客观存在情节恶劣的拒不扶养行为,且要与一般遗弃行为区分,达到情节恶劣才构成犯罪。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遗弃罪主体需有法定扶养义务与能力,像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的扶养。主观故意拒绝扶养是其重要特征,若并非故意则不构成。客观上必须出现情节恶劣的拒不扶养行为,如致使被害人生活无着、被迫自杀等。这是因为遗弃罪是纯正不作为犯,有能力履行却不履行扶养义务才可能构成犯罪。一般的遗弃行为达不到情节恶劣程度,不构成犯罪。若遇到遗弃行为相关的法律问题,难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或自身权益是否受侵害,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
(1)真正不作犯的遗弃罪认定有严格条件。主体需是对被遗弃者有法律扶养义务且具备扶养能力的人,像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与父母间的扶养关系。
(2)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即清楚自己有扶养义务却拒绝履行。
(3)客观方面是应当扶养却拒不扶养,且要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例如致使被害人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甚至被迫自杀、身患重病无人照料等。
(4)遗弃行为是纯正不作为犯,有能力履行扶养义务却不作为。同时要与一般遗弃行为区分,一般遗弃未达情节恶劣标准不构成犯罪。

提醒:
判定遗弃罪较复杂,情节是否恶劣需综合考量。不同案情认定有别,建议咨询以获精准分析。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判断犯罪主体。确认是否为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且有扶养能力的人,比如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等。

(二)分析主观方面。看行为人是否是故意不履行扶养义务,也就是明知自己该扶养却拒绝。

(三)考量客观行为。判断是否存在应当扶养却拒不扶养的情况,并且要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如导致被害人生活无着、被迫自杀、重病无人照料等。

(四)区分一般与犯罪行为。只有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遗弃行为才构成遗弃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下一篇:暂无 了

相关文章

萧山区看守所地址 磐安县看守所地址 海盐县看守所地址 玉环县看守所电话 缙云律师 宁波市鄞州区律师 慈溪市律师 绍兴市柯桥区律师 金华市婺城区律师 遂昌县刑事律师咨询 衢州市衢江区专业刑事律师 衢州市刑事律师 台州市刑事律师 温州市龙湾区取保候审律师 青田县刑事律师咨询 嘉兴市律师 杭州离婚律师 云和离婚律师 松阳离婚律师 瑞安房产律师 长兴刑事律师 嘉善刑事律师 仙居刑事律师 杭州萧山律师哪个好 杭州西湖律师 舟山律师事务所 象山刑事律师 龙游律师事务所 文成律师 金华金东律师 庆元律师 杭州临平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上城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湖州律师 黄山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西湖律师 九江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金华律师 常山律师 金华金东律师 杭州余杭律师 黄山律师 杭州滨江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新昌律师 景宁律师 湖口律师 杭州余杭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拱墅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江山律师